简体|繁体|英文
当前位置: 杰出人才网 > 成果转化 >

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这样打造

时间:2019-06-17 16:01来源:扬州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
扬州今年发布科改22条,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 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这样打造 全省率先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产权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已整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8.5万项 企
扬州今年发布科改“22条”,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
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这样打造
全省率先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产权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已整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8.5万项
 

    企业创新研发场景。资料图片

 

 

    记者 邱凌

    扬州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以来,为加快推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扬州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强化产学研合作、建设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中间服务平台、完善科技创新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引进转化科技创新成果……一套“组合拳”推动了科研“创新花”结出经济“发展果”。

    扬州在产业发展、企业提升、技术转移、资源集聚和载体建设等方面“舍得下本钱,宁可在其它方面紧一紧,也要拿出钱来搞创新”,而回报是:一批批行业领军排头兵涌现、一批批“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涌现、一批批具有高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成功培育。

    借智借力

    链接科创资源“蓄水池”

    去年10月,扬州考察团赴广州深入高校院所,深化我市与广州的科技、人才和产业合作。一场恳谈会下来,39个项目集中签约,一大批高校院所项目将在扬州落地。当天,邗江扬子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晏义伍正式签约,未来双方将合作研发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环保型新能源汽车内饰。而这只是扬州成功链接上科技创新资源“蓄水池”的一个缩影。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技术、人才、资金的支撑,对扬州而言,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借智借力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扬州实施“科教合作新长征”“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每年由市领导带队赴5个以上科教资源集中的国内城市或境外地区拜访大院大所,推动与大院大所的务实合作,积极引进人才、技术、成果、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扬州科技工作“走出去”,将优质创新资源“引进来”。目前已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以及德国、俄罗斯、以色列、韩国等国内外创新源头和科技高地,组织对接活动上百场。

    “扬州已建立了与国内外大院大所紧密的合作关系,吸引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在扬汇聚。”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科院扬州中心、清华大学智能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来扬设立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累计落户19名国家“万人计划”、76名国家“千人计划”、258名省“双创”人才,“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互动并进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今年初,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2015年至2018年中国大学技术转让收入排名100强,清华大学以14.17亿元位列第一,而扬州大学以2.3亿元的技术转让收入进入前三。对此,扬州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陈荣发表示,扬州市政府与扬州大学的合作共建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牵线搭桥

    激活成果转化“一池春水”

    “过去我们与科研院所间隔着一扇门,如今有了‘科技红娘’牵线,企业创新转型的大门打开了。”江苏一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洪忠告诉记者,在扬州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经纪人的牵线搭桥下,公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专家敲定了技术合作协议,未来生产的中央空调制冷机组将更节能、更高效,市场前景喜人。

    洪忠所提到的扬州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扬州分中心),是扬州从企业需求出发,按“线上线下结合、展示交易并重、平台团队共建”思路,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的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的技术产权交易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几年努力,这一平台已整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8.5万项、企业技术需求1万多项,常态化举办创客活动周、科洽会、众创大赛、项目路演等活动,将科技成果引到“家门口”。同时引进一批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建立起600余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形成了涵盖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的服务体系。

    “再好的技术成果,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企业需求,就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市科技局成果处处长金立豪认为,要让科技成果变现,技术交易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则是激活技术交易的一池春水。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市技术合同备案2291项,技术交易额达到60.24亿元,位列全省第五位。“我们还通过召开全市科技服务业推进大会,重点部署建设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

    扬州以“最服务、最便利”的理念打造了企业技术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增加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公共服务供给,降低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成本。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通过服务平台成功转化,也推动了一批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一批产业转型升级,为扬州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积蓄新动能。

    解缚松绑

    走好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转化难,科研经费申请流程繁琐,科研人员编制、薪酬管理有太多条条框框……2018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就提出,要精简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

    “今年扬州发布科改‘22条’,为科技人才‘解缚松绑’,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勤勉尽职制度等容错机制,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市科技局创新发展处处长张志军介绍,同时,市政府出台《扬州市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将实验室作为扬州科技创新的“命根子”,推出每年5亿元专项资金和重点科创项目“一事一议”专项政策,通过实验室建设,集聚和创造重大科技成果。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的“最后一公里”在于企业这一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降低企业成果转化风险,提升企业引进科技成果的意愿,市科技局还不断在创新氛围营造、创新政策完善等方面下功夫。

    “扬州出台了市科技创新‘28条’和知识产权‘13条’干货政策,设立每年1亿元规模的创新券,为企业创新发展助力、减负。”张志军表示,近年来,扬州像抓工业重大项目一样抓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梳理出10条产业基础好、规模较大、上下游技术相对完整的创新型产业链,每年在关键领域、瓶颈环节重点实施100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建立滚动项目库,采取“一企一策”“专企专员”等方式跟踪服务,力促项目顺利实施,引领产业和企业调高调强。

    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1000家,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573家,大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企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从2013年的40.2%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47%。



(责任编辑:王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